Cult、《旷野之息》和《诗篇四十六》

2021/02/23 05:06

旷野之息(Breath of the Wild)

过年在家又拿出《旷野之息》玩了一会,跑山,试炼,收集新装备……对我来说,BotW 是一个可以随时捡起来,一直玩下去的游戏。

游戏里所有交互都是如此符合直觉,以至于每当你觉得一样东西能燃烧,它就真的被火把点燃。每当你看到一个闪烁着金属光芒的物体,就知道它可以导电,也能被磁铁吸起来。每当一个身形巨大的怪物向你跑来,你的第一反应不是逃跑,而是掏出静止器瞄准它,因为你知道任何「可以动」的物体,都可以被「魔法」静止。

这种「魔法」就是 BotW 中的元素,元素可以和材料交互,改变材料的状态。所有材料都可以看成是拥有一系列属性的模型,比如木材的属性有「可以燃烧」,铁质武器的属性有「可以导电」,一件材料的属性就决定了它能够接受哪些元素

作为游戏世界的上帝,BotW 的设计师负责描绘每件材料在「燃烧」、「爆炸」、「静止」和「导电」时产生的效果,并通过游戏物理引擎呈现在我们面前,由玩家自行去触发它们。

植物燃烧的效果

元素之间也可以交互,材料被火元素触发「燃烧」状态以后,可以被水元素取消。因此一种说法是,在 Botw 中「万物都可以交互」,不过这句话其实很难完全概括 BotW 的妙处。

元素之间如何相互影响

BotW 令人惊叹的是「万物皆可交互」背后体现出来的一致性。相同属性在不同材料身上,尽管交互行为不同,它们在游戏世界中的表现和现实世界却是一致的,比如大石头比小木头推起来更加费力,木柴梱燃烧会变成篝火,树叶燃烧只是化为灰烬。

设计者精心控制材料的层级结构,使得相似的材料之间保持着行为的一致性,比如所有矿石在爆炸时,都会掉落矿石,一把叫「碎岩剑」的武器会对「岩石巨人」产生更高的伤害。类似规则只需要教育一次,玩家自己就能举一反三。

对于真实世界恰到好处的模拟,和通过属性建立起来的类型抽象,不正是所有好的编程所追求的东西吗?它们不是你需要死记硬背的规则,而是在游戏中无处不在的符合直觉的细节

每一关神庙都是对玩家直觉的培养和巩固,当玩家利用直觉找到通关的方法时,就距离理解游戏世界又近一步。虽然每次通关游戏都会进行奖励,但是我认为比起奖励本身,直觉验证时的 Eureka moment 才是更大的激励,它给了我们信心,将游戏世界一层一层剥开。

Hypercard

简单的游戏并不好玩,模拟吉他软件的动听程度也比不上真正的吉他。Howie Liu 说:「当 complexity 成为你表达欲望、需求、情感和想法的方法时,它就是一种 sophistication。」

complexity 源自拉丁语 complexus,本意是说一个东西由多个元素组成,而非单一元素,而 sophistication 源自古希腊语中的「智者」。sophisticated 既可以指一个人经验丰富、思想上的繁复高深,也可以形容一套方法、一台机器设计得十分精巧。我们反对的其实是令人费解(complicated),而非复杂性本身(complexity)。

他举了一个例子是万维网的灵感源头—— Hypercard。Hypercard 的设计者是 Bill Atkinson。刚好前两天在 Twitter 上看到一张 HyperCard 的截图,那个年代程序设计犹如艺术创作,系统设计者和导演一样拥有 credit。

HyperCard by Bill Atkinson

Hypercard 并没有将复杂性易用性二元对立。而是和《旷野之息》一样,通过符合使用者的直觉,让复杂性容易消化Bret Victor 在《易学编程》 称 Hypercard 为 「万维网本来应该的样子」

HyperCard 用卡片栈来表示程序,程序员在卡片上画出「对象」。在传统的编程语言中,「对象」是计算机中虚无缥缈的实体,而在 HyperCard 的每个对象都有「物理形态」 -- 它出现在卡片上的某个位置,你可以看到它,拖动它,HyperCard 中的每个对象都是一样「真东西」,这是一种强大的隐喻,程序员可以使用直觉,并通过它理解物理世界

HyperCard 是为重新组合而设计的,在这方面可能还没有哪种语言可以超过它。Bill Atkinson 希望创造者可以通过复制其他程序对象的方式来「写」程序,然后逐步微调和自定义,因此每个程序都是其他程序的零件。因为所有源代码都以脚本的形式嵌入到了独立的对象中,加上脚本在引用其他对象时采取了松耦合,因此可移植性要比其他系统好得多。

很多人很尊崇 HyperCard ,因为是它把他们带进编程的大门。如果用户可以通过复制粘贴重新混合他们的程序,不知不觉就从用户变成了创造者,最后很有可能变成程序员

好的系统应该为使用者提供了一个友好的实验环境,在这个环境中,使用者可以自由探索解空间的复杂性,这种探索必须是无痛的,就像神庙任务虽然会失败,但是安全的。

使用者从系统提供的工具箱中寻找合适的积木,将它们巧妙地组合在一起,完成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(serendipity),就像BotW 通过乘法来打造游戏的丰富性,玩家不知不觉成为游戏的创造者,而非游戏规则的执行者。

除了 Hypercard,Atkinson 还设计了 Macintosh 的图形用户界面,很多隐喻也是如此符合直觉,事后看来是如此显而易见,最终 PC 最从爱好者和黑客的小众圈层中走出,成为了主流。Macintosh 的手稿和 Hypercard 的介绍可以在前文的链接中找到。

Cult 与流行文化

有人说:「人们之所以对 Roam 发表看法是因为学会使用它很难」,甚至理解为什么它值得学习本身就是一件难事,因此讨论 Roam 会显示自己聪明,这种说法恰恰错过了 Cult 中宗教性的那部分。

Benedict Evans 觉得生产力工具就像流行文化,和乐队、杂志、时尚、社交软件一样,都试图在时代潮流中把握无形的东西,比如关于工作、协作、分享和组织的感受,这也是为什么 Evans 认为生产力工具不同于很多其他商业模式,很难预估 TAM。新冠疫情之下 ,地球上一半的软件工程师坐在电脑前痛斥他们的工具,并像哲学家一样思考着新的协作方式。重点不是视频、共享屏幕还是笔记的形式,而是他们对未来的工作方式有着截然不同的看法。

Cult 更像是流行文化中的非主流文化,比如朋克。Roam 创造者的愿景是建立一张世界知识图,在他们想要创造的未来里,他们的孩子可以不用去学校,学习他们想学的东西,通过探索知识图,发现兔子洞、找到同路人,发表作品,因为它们被录用。

这就是为什么在推特上, Conor White-Sullivan 围绕 Roam Research 建立起了 Cult 的原因,他创造了一种关于世界应该是什么样的信仰,那些早期信仰者,在众目睽睽之下,利用 Roam 完成了繁复且有挑战的工作,甚至有些在其他人看来是无意义的工作。这是革命。

诗篇四十六

机核曾经在这期节目中介绍了游戏制作人 Jonathan Blow 的创作哲学,里面提到了影响 Blow 一生的演讲—— 《诗篇四十六的秘密》。

那是 Brian Moriarty 在 2002 年 GDC 上的一个演讲,Moriarty 以日全食开篇,一口气讲了好几件看起来没什么关联的故事,其中既有他亲身经历过的往事,比如他年轻时在收音机店打工的故事,游戏行业的彩蛋是怎么发明出来的,以及历史上很多关于「彩蛋」的奇闻异事。

可能是当时的人们没有著作权法和水印技术来保护自己的 credit,艺术家们热衷于在自己的作品中藏匿「彩蛋」,比如巴赫会在自己的音乐中编入他名字首字母编译而成的密码,这些密码不仅成为了人们口中的谈资,还是很多人心心念念破解的对象,有人为了研究圣经和莎士比亚的彩蛋而走火入魔,陷入到阴谋论里不能自拔,这背后心理层面的动机到底是什么?

在他一开头讲的那个故事里,收音机店的顾客走过整座店铺就为了领取几节免费的电池,其实是揶揄游戏行业已经忘记彩蛋的本质,而忙于制造一些毫无必要的「艰难险阻」。

这种由惊讶和畏惧组成的甜美融合,这种不可抗拒的吸引力和麻痹灵魂的恐惧,我们叫做敬畏。敬畏是艺术成就的圣杯,没有哪一种人类情感能拥有如此的改革性能力。而它,也是最为难以唤起的,质量令人敬畏的人类作品,太过于稀少。是敬畏令犹太学者,尽其一生从摩西五经中解读上帝的话语;是敬畏令数以百万计的游客,每年前往吉萨金字塔、前往瓜达卢普、前往麦加;是敬畏令可怜的迪莉娅·培根落入万劫不复之境……

彩蛋源于几百年来人们对于伟大事物的研究。令人敬畏的事物从来不藏着掖着,它们既富有又令人眼花缭乱,你只要一看到它们就会被扑面而来的情绪所包裹。

在巴赫的音乐中,还有两组缩写。这些缩写并没有隐藏在音符中,与之相反,它们就列在手稿的顶部,让全世界的人都能看到,这两组缩写是 SDG 和 JJSDG 是拉丁文短语 Soli Deo Gloria,「上帝独一无二的荣光」,JJ 则是 Jesu Juva,「救救我,耶稣」。巴赫以「以永恒的样式」,写就了所有杰作,他并不是为了令赞助者快乐而谱写,也不是为了赢得听众的赞许,他的工作就是他的信仰。

巴赫手写的“SDG”

最后 Moriarty 呼应了开篇提到的年轻时错过的那次日全食,完成了环形的叙事逻辑。我把演讲稿的翻译贴在这里,但愿有缘人能看到这篇优美且壮丽的文字。


BotW 一共有 900 个呀哈哈,集齐它们当然很难,但它们就像那些吸引你走到收音机店铺深处的免费电池,呀哈哈不应该是你前来的目的。

Cult 之于 BotW,是 Youtube 上有那些非主流的神庙通关教程,和「静止器飞行技术」,在这些视频里你可以看到人们对超能力(sophistication)的向往之情,那是油然而生的情绪。作弊,却不是通过作弊码。

人们分析 Roam,编程增强它的性能,把它扩展到更复杂的用例,也并非仅仅出于他们克服了某道难题的喜悦,而是源于人类那古老的、具有革命能力的情感。

巴赫曾经写道,「音乐不应该有除了颂扬上帝荣光,以及休养灵魂之外的目的,不把这一点记在心中,那么就不是真正的音乐,只不过是来自地狱的咆哮和吵闹罢了」。你感动的来源无关紧要,重要的是,你为它而感动。敬畏是宗教的基础,其他任何动机,都无法将你从个人成就的桎梏中解脱出来,所有的一切都无法教你如何进行「遁走的艺术」。——《诗篇四十六》

关于 Newsletter

李如一说他做播客和写文章是一种对「话语场」的打通,论述大于教育。

关于什么是 Newsletter 的态度,可以参看 kyth 的这条即刻动态

比如我的这期 Newsletter 其实就是把平时阅读、碎片思考(《旷野之息》的复杂性什么是cult)和几年前看过一篇演讲拉到一起